许多人把痛风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病症,认为它只不过是尿酸高了痛风就会发作,其实这种观点太片面了。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区分是原发性痛风还是继发性痛风,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
由于继发性痛风常发生在其他疾病(肾病、血液病等)过程中或服用某些药物,对肿瘤进行放疗,化学治疗,所说的直白点,就是这类痛风是由原发型或某些诱因引起的,它与“吃”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不然你再怎么去降尿酸,再怎么去控制饮食,只不过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痛风概念
根据指导原则,痛风是由单钠尿酸沉积引起的晶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因此,从根本上说,痛风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它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大约1%是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引起的,大多数原因仍然不明确,因此痛风并不简单。
以上本人已对继发性痛风作了粗略的梳理,因为从临床上,痛风是以原发性为主。因此,今天我的重点是分析原发性痛风。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95%的痛风发生在男性,且发病时间在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饮食习惯的多样化,痛风的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痛风是吃出来的吗?
成都痛风医院陈建春认为,不管是原发性痛风还是继发性痛风,「吃」并非是最根本的原因(继发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海鲜嘌呤含量高,喝酒容易痛风,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些人群会得痛风,就像有些人从小一饮而尽,酒精肝喝了出来,人家还没得过痛风。有人长时间吃海鲜,但是人家也没有得痛风,所以说痛风是“吃出来的”这种说法太片面了。在我看来,吃一些含嘌呤高的食物可以直接导致痛风症的急性发作,所以我认为把“吃”放在这个位置上才是客观的、合理的。
应该怎样预防痛风?
痛风一般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即只要患有痛风(原发性),临床上就不能完全治好,只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使尿酸稳定,才能降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频率,痛风患者在稳定期其实和正常人一样,该上班了,该出去嗨了。但急性期不同,前几天关节发红、发痒、发痒会使你疼痛,所以在这个小问题上,我的观点是怎样使尿酸在人体内保持稳定水平。
请注意,痛风的急性发作并不取决于你的尿酸含量有多高,其根源在于你体内尿酸水平是否发生了波动,下面将介绍如何使尿酸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正常水平,如下:
避免高嘌呤饮食,因此我的建议是饮食要精细,如内脏(脑、肝、肾)、海产品(海鱼、贝壳类软体动物)、含高嘌呤的食物,如浓肉汤等,不推荐食用。对一般鱼、虾、肉、豆等含嘌呤的食物,少量食用,因为人是需要营养的,不能为了减少嘌呤食物的摄入量而不吃,所以要把握好“适量”这个度。
对各种谷物、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嘌呤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故对尿酸的波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对肥胖者,建议采用低热量,均衡饮食,增加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平时应注意严格戒烟,特别是啤酒,每天多喝水,至少2000ml以上,并勤排尿才能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综合性摘要
痛风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在早期积极治疗,预防,那么痛风的预后相对来说是好的,也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由于害怕痛风总是反复发作,尿酸水平波动大,因而出现了痛风石、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慢性或晚期并发症,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成都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