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效果怎么样?新的药物评估表明,甲氨蝶呤(MTX)(RA)(甲氨蝶呤)可减少全身炎症反应,而非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因此可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心血管风险。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侵蚀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对称、持续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手、腕关节等小关节。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可出现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心脑血管疾病是类风湿、轴性脊柱关节炎或银屑病关节炎常见的共病之一。多种因素会增加这种风险,包括大剂量和/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效果怎么样?
一份发表在《临床药理学专家评论》上的报告显示,以前,类风湿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风险因子,与糖尿病相当,但是,随着更好地控制共病,死亡率已经下降。
甲氨蝶呤是一种古老的白血病药物,虽然能减少炎症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但它在一般人群中没有这种效果,不适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
甲氨蝶呤能减少RA患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该药物能降低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并能促进TNF受体的基因表达。
甲氨蝶呤还参与血管内粘附分子表达的减少,并影响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形成。
2015年的一个数据分析发现,甲氨蝶呤治疗显著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风险[RR]0.72;CI95%,0.57-0.91)。经甲氨蝶呤治疗后,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降低(RR0.81;CI95%,0.68-0.96)。甲氨蝶呤对中风风险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它在分析中缺乏力度(RR0.78;95%CI,0.40-1.50)。
对早期RA患者甲氨蝶呤治疗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增加HDL(HDL)胆固醇。另外,在牛皮癣患者中,甲氨蝶呤疗法可显著降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水平,从而提高血脂分析水平。
成都类风湿医院张政指出,2型糖尿病(T2D)发病率的下降还与由于胰岛素抵抗减少而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有关。在16个试验中发现,甲氨蝶呤有很好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但并不显著(RR0.48;CI95%,0.16-1.43)。对另外7个试验进行的元分析发现,近30000名RA患者发生T2D的风险显著降低了19%(危险比[HR]0.81;CI95%,0.75-0.87)。
免责声明:本文由成都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