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三高”,每个人都不陌生,分别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近几年来,在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开始形成“第四高”的概念,即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除了与大家所知的“痛风”病有密切关系外,还可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独立存在,或同时发生,或互为作用,均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什么是嘌呤?与尿酸有什么关系?
说起痛风,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感叹“当心忌口”。在医生的处方和医嘱中,常常也会出现“低嘌呤饮食”,但是,究竟什么是“低嘌呤饮食”,或者还有什么是“高嘌呤饮食”,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
嘌呤是人体中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在能量供给、代谢调节和辅酶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内嘌呤氧化后的代谢物是尿酸。
人类体内80%的尿酸来自于衰老细胞中的嘌呤核苷酸,即内源性尿酸。另有20%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尿酸,用一句简单而浅显的话概括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由嘌呤构成,嘌呤进一步氧化后,变成外源性尿酸。
痛风是吃出来的吗?
每个人在传统的朴素思维下,总觉得尿酸升高和痛风都是“吃”出来的,其实不然,著名学术期刊BMJ在2018年发表了一篇系统分析文章,再一次否定了这个观点。
此项研究提示,饮食和遗传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因素,无论在正常人,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中。但其实饮食对人群基线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非主要因素。
这一研究包括16760名欧洲裔(大样本)男性8414名,女性8346名,研究结果表明,每种饮食因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可解释为≤0.3%(非常微弱),与此相比,遗传因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可解释为23.9%(广泛影响)。
遗传性是引起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
痛风可以喝酒吗?饮食调理好痛风没烦恼
如前所述,尿酸的来源中仍然有20%是来自于食物中。假如遗传是“命中注定”,那麽对食物的干预,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空间。
01。
这类食品对尿酸代谢不利。
对BMJ的研究表明,啤酒,烈酒,葡萄酒,土豆,家禽,软饮料,肉(牛肉,猪肉或羊肉)都会导致血液尿酸升高。
02。
限制酒量和控制血尿酸很重要。
乙醇能刺激肝脏产生尿酸,同时干扰肾脏清除尿酸,特别是啤酒,发酵时消耗大量水分,产生大量嘌呤,对血液尿酸代谢有很大影响。所以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应尽量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
事实上,除了啤酒,其他酒对尿酸的代谢,都与酒精的浓度有关,越烈的酒,自然影响就越大,所以白酒、洋酒自然就不能喝了。红色的葡萄酒怎么样?事实上,上面已经提到过,BMJ的研究已经明确发现,葡萄酒会导致血尿酸升高。
03。
这类食品对尿酸有好处。
研究还发现,鸡蛋,花生,麦片,脱脂牛奶,奶酪,面包,黄油,非柑橘类水果都能降低血尿酸。
生活干预的“官方认证”。
限酒;限嘌呤类饮食;限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摄入量;建议超重/肥胖病人减重;反对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强身健体,控制痛风)。
关于饮酒的问题,前面已有很多论述。对于高嘌呤饮食,特别是含有大量嘌呤的食物,应避免进食,包括但不限于:
高含量的含嘌呤(150-1000mg/100g):
海产及鱼类:凤尾鱼、鲭鱼、白带鱼、鲨鱼、草虾等。贝类的食物:牡蛎,蛤,扇贝,青口贝;
二是肉食类:小牛肉、羔羊肉、肉乳等部分肉食,脑、肝、肾、心等部分动物内脏。
蔬菜:香菇干、紫菜干等;
对于其它的食物,很多人都会问,得了痛风不能吃肉吗?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一般原则是饮食均衡,50%是蔬菜,30%是主食和粗粮,20%是蛋白质(包括鱼、肉和植物蛋白/豆制品等),低盐和低油饮食。
痛风的治疗并非让人成为“苦行僧”,事实上,肉类和海鲜中,有一部分是嘌呤含量适中的(50-150mg/100g),按照上面提到的均衡饮食原则,合理分配比例,也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
第一,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禽类(家禽必须去皮);
海产及鱼类:虾、象拔蚌、鲈鱼、金枪鱼、墨鱼、鳝鱼、鳗鱼、鳕鱼等。事实上,大多数蟹类的嘌呤含量也是中等,但蟹黄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应避免食用。
上述嘌呤含量中等(50~150mg/100g),而海参和海蜇中的嘌呤含量较低(0~50mg/100g)。
免责声明:本文由成都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