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这是很多年轻人常有的不良情绪人,长期的焦虑对身体危害大,同时严重的损害心理健康,因此要注意积极的防治焦虑,专家提醒五大因素容易引起焦虑,要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专家来为大家介绍焦虑常见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五大因素容易引起焦虑
1.离不开智能手机。
很多人长期的喜欢玩手机依赖手机,这样容易导致焦虑。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却比以往更孤独。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无论是触摸、眼神、嗅觉以及其他联系,比如笑,甚至眼泪。这些都在数字交流中被忽略了。
2.过着“双重生活”。
日常压力过大,同时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容易引起焦虑的。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以至于人前人后“分裂”,焦虑挥之不去。
3.对健康的担忧。
很多朋友对自身身体过于的担忧,这也是容易引起焦虑的。尤其是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疑病症”。医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进食后胃胀或者体重减轻,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肠癌。
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压力大。
很多朋友追求完美,容易引起焦虑。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人和真人秀文化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化使得“普通人”都想变成公众眼中的偶像,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很多人由于“比上不足”而厌恶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
5、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压力过大的话,容易导致焦虑。一项调查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这符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压力,即亲密感与孤独感。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但又担心无法很好地经营关系导致孤单终老。
三类人更需要关注并预防焦虑问题
1、青少年
青少年是焦虑高发群体,影响身心健康,要当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迈进社会的过渡期。在身体、自我意识和人格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面临多种危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发展。我国3.67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2、女性
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专家提醒因为拥有细腻的心思,女性比男性想得更多,她们的烦恼也更多,尤其是感情用事、过度迁就、顾虑重重和过分依赖的女性。与男性相比,她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
3、老年人
老年人容易出现焦虑,要注意及时的预防焦虑。专家表示到了老年期,人的器官开始老化,功能出现衰退,各种躯体疾病陆续出现,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老年期抑郁障碍,其他的还有老年期谵妄、痴呆、老年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在社区居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重型抑郁症患病率为1%~5%,70~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患病率增加一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常出现于慢性躯体疾病、认知损害和功能障碍之后,存在高自杀风险,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以上五大因素容易引起焦虑,因此专家提醒大家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适当压力,同时少玩手机帮助预防焦虑,尤其是以上三大人群高发焦虑,要注意积极的预防,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