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一般是发生在小儿中的脑部疾病,病因比较多,临床上也有很多分类,包括结核性、化脓性等,一旦患病,孩子也可能会有多种表现,怎么进行对症地治疗,应该引起患者的重视。那么脑膜炎有什么典型表现?日常怎么护理?脑科专家指出,治疗这种脑部疾病,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明确,方法要规范。
脑膜炎的主要症状
1、颅内压升高症状
孩子如果患上了脑膜炎,很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的症状,观察孩子可见前囟饱满的情况。这是由于脑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加显著。
2、脑膜刺激症状
脑膜炎患儿还有可能会出现脑膜刺激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感染也会更加严重,当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软脑膜及软脊膜,致使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处受压,当颈部或背部肌肉运动时可引起疼痛,颈项强直是颈部肌肉对上述情况所发生的一种保护性痉挛状态。
3、脑脊液的变化
脑膜炎患者往往还会有明显的脑脊液变化症状,借助专业的检查方法可以更好地明确,压力上升,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脑膜炎的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
孩子得了脑膜炎的话,除了要积极地治疗,平时也要加强对身体的护理,父母首先要协助脑膜炎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脑膜炎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脑膜炎患儿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2、病情观察及护理
脑膜炎患儿在住院以及出院后,都要做到定期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护理,主要就是监测生命体征,若脑膜炎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囱门、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可能。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应注意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存在。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
3、饮食护理
脑膜炎患者在饮食上的保养也要充分地做好,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一定要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按脑膜炎患儿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地胀,防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脑膜炎患儿食欲。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儿每日热卡摄入量,及时给予适当调整。
脑膜炎有什么典型表现?日常怎么护理?孩子如果患上了脑膜炎,很可能会有一系列的脑部异常表现,病情严重的话生活也无法自理,因此对于这种病,最好做到尽早发现和治疗,避免造成更多的并发症,引起不良的后果。在治疗脑膜炎期间,患者也要遵循医嘱,加强对身体的护理,恢复的才能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