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上升,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在夏季气候炎热,经常会下雨,在炎热又潮湿的时节,人们就容易体内充满湿气。夏天被湿气缠身,该如何解决?祛湿就用藿香正气吧。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 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除去,很容易侵犯人体多处而致 病。夏季属火,火性为阳,火气通于心,因此夏季保健重在祛湿养心,需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 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
“湿邪”入侵的表现
湿气所到之处,皆有不同身体表现:湿气为阴邪,一般被湿邪困住的人,阳气都不会太旺盛,往往少气懒言、 精力不好、思睡、怕冷;表现为头晕沉、头重如被物裹、总有疲惫感;阻遏气机表现为胃胀胃痛;湿困脾胃表现为 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欲吐;留滞肌肤可出现肢体酸痛、酸胀、沉重;下注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 注大肠则腹泻、腹痛,舌苔白厚腻。
外湿与内湿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 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因此,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同时还需强健体魄,防止湿 自内生。
夏季祛暑湿正当时
赤日炎炎似火烧,长时间在空调屋内纳凉喝冷饮,成为必不可少的降温之法。殊不知,这正是最容易被湿邪侵 袭的途径。因为热气逼人汗出,人们自然喜欢到阴凉之地和空调室里乘凉,如果骤然汗止,和汗出衣里,都会使水 湿之气停在体内经络、筋骨,肌肉等处,让人感到周身困重,四肢酸沉怠惰,有些还会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表现 。另外,贪食生冷,影响了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水湿就会停在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 状。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 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 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 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曾记载了一剂祛湿良方:藿香正气散。里面有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 陈皮、半夏曲、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其中广藿香是祛湿的,它通过香气来振奋体内的 阳气,从而驱散湿气;紫苏叶和生姜是温阳的,可以把寒邪赶出去;茯苓和大腹皮是泄湿的,可以把湿气排泄出去 ;陈皮和厚朴是行气的,用来振奋气机。
藿香正气除了祛暑湿治疗空调综合症外,还有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功 效,但因为其独特的口感,让很多人对它不是那么容易的接受。藿香制剂经过长期使用,尤其是近现代人们对其剂 型进行不断升级后,目前市面上有口服液、胶囊、滴丸、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如果既快速缓解症状、 又方便携带、口感好,滴丸剂型可满足。藿香正气滴丸提高了药物的溶出时限,同时因有薄膜包衣而口感好、起效 快、易携带。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湿气该如何祛除,在夏天这样的季节,炎热又经常会下雨。人们体内湿气会严重。在夏季除湿,常会用到藿香正气。大家想必对这解暑药不会觉得陌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