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老,睡眠时间不是很固定,有时候睡得时间长,有时候睡得时间短。老人一般晚上都睡得很早,早上也容易起来的早。但是老人也会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老人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呢?老人早起做哪些事有利于养生呢?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睡眠上,但很多老人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眠、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常常一觉醒来,不但没解乏还觉得特别累,脖子肩膀哪儿都疼。
有些老人睡觉时有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双膝弓起弯曲。老人睡觉的时候不宜抱着头或把手臂枕在头下,也不应该双腿交叉或弯曲,因为这样会使全身的肌肉紧张,气血流通不畅,呼吸紧迫,以至难以入睡,即使入睡后也会多梦易醒。建议老人睡眠姿势应以“卧如弓”为标准,尤其以左侧卧为最佳。因为这样有利于人体放松全身的肌肉组织,消除疲劳,帮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肠方向推动,还能避免心脏受压。不过也要注意适当调整睡姿,如果左侧卧过久,可调整为仰卧。
专家建议,睡眠不好的老年朋友不要一味求助睡眠药物,还是应从日常习惯、睡眠条件和一些小细节上下功夫。除了睡前减少剧烈运动、热水泡脚等方式,自己动手量身定做一个舒心的抱枕,也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不足,提高睡眠质量。
方法很简单,用棉布缝制一个长约1米、直径约35厘米的布口袋,用棉絮或海绵填充好,做成一个椭圆形的抱枕。睡觉时选择侧卧姿势,两只胳膊抱住抱枕,长枕下部可垫在大腿下面。如此一来,肩关节可充分拉开,减轻上肢关节的“晨僵”现象,长期坚持,可以伸展身体和关节。另外,您也可以在商场直接购买抱枕,但注意最好选购纯棉材质并注意定期清洗。
4个原因会引起老人睡不着
1.脑部器质性疾病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血管渐渐出现硬化,而且硬化的程度会逐年加重,这是形成高血压病、脑溢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的病变基础。出现脑动脉硬化以后,脑部的血流量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引起脑代谢失调,继而出现失眠症状。
2.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步入老年期以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以后的精神状态和在岗时不可能一样,尤其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常常呈现抑郁状态。
3.夜间尿频的影响
中医认为,人进入老年以后肾气就亏虚了,肾气不足,膀胱气化无力,夜间小便次数增多,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
4.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进入老年期以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诸如冠心病、肺心病、肺气肿、糖尿病、颈椎病等,这些疾病都可严重影响睡眠。
老人早晨起来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是温水漱口
经过一夜的睡眠,滞留口腔中的病菌会大量繁殖,早起后漱口,可以及时清除口腔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二是喝杯温水
水在胃内做短暂的停留,除少量被胃吸收外,80%以上在小肠内被吸收入血,保证细胞的新陈代谢,还能起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三是冷水浸脸
吸气后俯身把脸部浸入冷水中,缓缓用鼻子把吸入的气在水中呼出,然后把头抬出水面吸气,反复10~20次,再用温毛巾在面颊、额头、颈部来回摩擦,直到皮肤发红发热。这对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可增强抵抗力,同时还可以减少面部皱纹。
晨起后这样做还能延寿
1、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哈哈大笑一次(总共用4分钟左右)。
2、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排除彻底(一般用3-5分钟)。
长期坚持做好“清晨三件事”的好处在于:活动了关节,排除了废气,增强了肺活量,锻炼和保护了视力,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3、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总共也用4分钟左右)。
老年人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老年人睡眠不好的四种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老年人睡不好,建议大家在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老年人可以适当散步,睡前散步有助于睡眠。有些老年人喜欢喝茶,睡前不要喝茶,会影响睡眠。老年人早起做什么有助于养生,以上也为大家介绍了,大家可以多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