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令患者非常的痛苦,尤其是冬季发作起来要人命,痛风不能根治,但是日常注意饮食调理,少吃嘌呤食物,可以缓解痛风,因此日常饮食要多加注意,那么痛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下面专家来为大家介绍痛风患者饮食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痛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这些饮食误区要当心
1、痛风患者吃得越少越好
痛风患者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合理的饮食,如果摄入的能量不足时,势必会燃烧身体中原来的脂肪,脂肪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胴体,从而阻止了尿酸从肾小管的排泄,增高尿酸水平,导致痛风的发作,在痛风急性期间尽量不要吃一些含高嘌呤的食物,均衡饮食。
2、痛风患者坚决避免维生素c的水果
有人认为含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水果都是酸性的,痛风患者来说坚决要禁止,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维生素c反而会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维生素c能够让沉积在身体中的一些尿酸盐快速的分解,通过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外,防止出现结石。对于痛风急性患者来说,服用秋水仙碱时尽量不要摄入维生素c,不然会降低药效。
3、不吃肉痛风就不会发作
由于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是不吃肉类就不会让痛风发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导致痛风复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尿酸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就是因为身体中的嘌呤代谢障碍,从而引起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大量的吸烟喝酒,大量的吃肉,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所以一定要禁止。
4、喝点酒没有关系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不能喝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会直接诱发痛风,酒精进入身体之后会在肝脏里面进行代谢,从而形成乳酸,乳酸越多,血尿酸的水平就会越高。另外啤酒以及白酒里面也含有大量的嘌呤,会导致病情的恶化。
5、痛风发不发作都是一样的
痛风患者在缓解期以及急性期的饮食原则是不一样的,急性期间不能吃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缓解期可以少量的服用,如果一直禁止吃含嘌呤食物会引起营养的失衡。
有哪些美食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痛风呢?
一、百合苡仁汤
原料:百合(鲜品)30克,薏苡仁30克,芦根(干)10克。
制法:将芦根洗净,煎汁,再用煎汁加水,将洗净的薏苡仁煮至八成熟时加入洗净的百合瓣,继续小火加热,以薏苡仁、百合熟烂为度,得煎汤500毫升,分两次食用。
特点:百合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润肺、安神功效,而且百合中含秋水仙碱等成分,对痛风性关节炎有防治作用。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味甘、性凉,有健脾利湿功效。因此,两者配合煎汤可长期服用,安全有效。
二、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将土茯苓碾成细粉,加入粥中,混匀煮沸后食用。
特点: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可解毒、利关节、除湿通络,同时还可以促进血尿酸的排泄;粳米健脾益气。本粥适用于老年痛风急性发作期或间歇期、慢性期,但不可与茶同饮。
寒湿痹阻型关节肿痛剧烈,痛处下移活动不利,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形寒肢冷,昼轻夜重,苔白,脉弦、紧,有的可见痛风石。多属慢性阶段,应采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治疗方法,饮食不宜过凉。
三、白芥莲子山药粥
原料:白芥子粉5克,莲子粉100克,鲜山药200克,陈皮丝5克,红枣肉200克。
制法:先将山药去皮切薄片,与枣肉一起捣碎,再与莲子粉、白芥子粉、陈皮丝及适量水共调和均匀,蒸糕食之,每次50~100克。
特点:白芥子味辛、性温,有温肺祛痰利气及散结通络止痛功效,对于痰注经络关节之痹痛,有一定作用。大枣健脾益气,莲子、山药健脾补肾。此糕适用于痛风日久不愈、关节肢体酸痛、时重时轻者。
四、芝麻桂膝糊
原料:桂枝20克,怀牛膝20克,黑芝麻120克,面粉500克。
制法:将桂枝、牛膝研成细粉,黑芝麻捣碎,把上述三味加面粉共同混合搅匀,蒸熟后再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炒黄,装入瓶中,每日3次,每次20克,用温水冲成糊状食用。
特点:桂枝辛温,有温通经脉作用;川牛膝苦、平,可逐瘀血、通经脉,对风湿痹痛拘挛有效;黑芝麻可润燥补肝肾;面粉有健脾益气作用。本品对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足跟肿痛者,可达到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
痛风病患者除药疗及药膳外,平时应遵守一定的饮食原则。首先在饮食中应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禽畜肉、菜花、菠菜、豆类、蘑菇等;可食用含嘌呤较低的食物,如蛋类、牛奶、面粉、玉米、藕粉、洋白菜、西红柿、黄瓜等新鲜果蔬。第二是蛋白质及脂肪要适量,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8~1克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若要食肉,也必须煮沸弃汤后食用。脂肪会减少尿酸的排泄,所以也要限量。第三是要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补充水分可促进尿酸的排泄。第四是忌食兴奋神经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葱、姜、蒜等,尤其是酒会诱发该病急性发作,啤酒与海鲜更不可同时食用,因为会导致血尿酸突然增高而诱发痛风。最后要保持标准体重,超重和肥胖也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患者日常饮食要避免走进以上五大饮食误区,积极的调整好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法,合理的安排饮食,不仅要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同时也防止痛风发作。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