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这是中医特有的说法,阳虚的典型症状就是畏寒,尤其是在冬季,而且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出现阳虚,阳虚危害健康要积极的就医调理,那么阳虚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表现?下面专家来为大家介绍身体阳虚以及阳虚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阳虚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表现?
阳虚中分有肾阳虚、脾阳虚、胃阳虚、肝阳虚、心阳虚几种不同的虚证,一般以脾、肾阳气虚较为常见,但人体始终都是一个整体,因此任何的一种阳虚,都有可能在日久之后累及其他脏腑,导致其他阳虚症状的出现:
阳虚体质的表现: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阳虚有不同的类型
一、肾阳虚: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纳气,为人体“先天之本”,肾阳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引起: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肾。主要表现为腰膝酸痛,畏寒、手脚冰凉、乏力疲惫、夜尿频多、阳痿不育、水肿、舌苔厚腻而舌肥大等症状。
二、脾阳虚:
脾阳虚指的是人体脾阳虚衰、脾不得温运,阴寒内生所产生的症状,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患者等胃肠道患者。脾阳虚者常表现为自汗、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少消化不良,嗳气泛酸、大便稀溏、腹胀腹痛等症状。
三、胃阳虚:
胃阳虚症主要是由于脾胃阳气先天不足、饮食无节、过食生冷、久病缠身、劳倦伤中,感受寒邪所致的阴寒凝滞胃腑。常表现为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四、心阳虚: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只有心阳充沛,才能够气血畅通,濡养周身,心阳不足,则气血无力运行,导致人体出现阳虚的症状。
心阳虚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等症状。
五、肝阳虚:
肝阳虚指的是肝脏阳气不足而导致阴寒内盛及相火内郁化热,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目眩、两胁隐痛、情绪抑郁、多疑善虑、女子乳房胀痛,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男子阳痿、腰腹疼痛、脾气急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等。
六、肺阳虚:
肺阳虚者多为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者,导致肺阳虚的原因主要为肺气耗损或寒邪伤肺,肺阳虚者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感冒、咳嗽。
常见的症状有咳吐涎沫、形寒肢冷、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冒、面白神疲、气短息微、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迟弦等。
通过上面关于阳虚的介绍,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是阳虚体质,那么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冬天吃一些牛羊肉,避免吃寒性食物,也可以去药店买桂附地黄丸。对于阳虚体质的调养,可以咨询自己本地比较有经验的老中医进行调养改善。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