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这种疾病如今变得非常的常见,很多的朋友都患有慢性鼻炎。那大家对于慢性鼻炎有多少的了解呢?慢性鼻炎的症状是什么?如果真的得了慢性鼻炎,应该怎么治疗效果会好?在患有慢性鼻炎之后,饮食上应该也会注意有些,慢性鼻炎吃什么好?想知道一定要继续看下去哦。
慢性鼻炎的症状
鼻分泌物增多
不管是单纯性鼻炎还是肥厚性鼻炎,都会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大多数的病人都是在出现鼻塞之后,分泌物增多的。主要会出现少量的流鼻涕,并且多呈粘性,白色或兼微黄,或为少量清涕。
鼻腔的分泌物增多主要是因为慢性炎症导致的。也有的患者鼻涕不会流出来,也会出现反流食道的情况,特别是在人们躺着的时候,医学上称为“鼻后漏”,平时也就容易产生“回吸性吐痰”的症状。
嗅觉障碍
也有部分患者会失去嗅觉,主要死因为鼻甲肿大,鼻子不通气,在空气中的一些带有气味的颗粒,不能传播到嗅觉神经处,所以就引起嗅觉减退,此种病变属于呼吸阻塞性嗅觉障碍,一旦鼻腔通畅了,嗅觉可以很快恢复正常。
如果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将进一步导致嗅觉区的黏膜上皮发生肿用、坏死,从而导致嗅觉神经功能障碍。
讲话有鼻音
主要是由于鼻甲肿大后,鼻腔不通畅,影响了鼻腔的声音的正常共鸣功能所致。在单纯性鼻炎时较轻,肥厚性鼻炎时更为明显或较重。
头痛、头昏
鼻塞症状重或明显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头痛。慢性鼻炎所以引起头痛,主要由于鼻甲肿大,压迫了鼻腔的感觉神经所致,属于神经反射性头痛。由于分泌物属于炎症性分泌物,含有对人体与大脑有害的刺激物,当长期存在鼻内分泌物时,这些毒素被吸收,就容易产生头脑头脑昏昏沉沉的感觉。
鼻甲肿大(检查体征)
鼻甲肿大不是症状,是一种检查时所见到的体征。鼻甲的黏膜下组织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正常情况下,鼻甲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对空气刺激、气体刺激、药物液体刺激非常敏感,可以迅速地使鼻甲增大或缩小。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鼻内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终产生减充血效果。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鼻内用减充血剂
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鼻腔清洗
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其他治疗
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
慢性鼻炎吃什么
1、丝瓜藤煲猪瘦肉:
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
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正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柏叶猪鼻汤:
消炎通窍,养阴扶正,主治鼻流臭涕。
取猪鼻肉66克刮洗干净,用生柏叶30克,金钗斛6克,柴胡10克同放砂锅内,加清水4碗煎取1碗,滤除药渣,冲入蜜糖60克,30度米酒30克,和匀饮之。
4、黄花鱼头汤:
扶正祛邪,补中通窍。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
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砂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5、羊粉:
主治慢性鼻炎取羊睾丸一对,洗净后,放瓦片或砂锅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每对睾丸一日分二次服完,连续用2-3天见效。
6、黄芪粥:
黄芪400g, 百术230 g, 防风240g,桔梗120g,甘草60g,米20g(一天用),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400cc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的10g磨粉放入(2) 中,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即可。
7、大蒜荷竹饮:
大蒜头2头,荷花30克,竹叶10克,甘草6克。 以上四味共加水煎煮,去渣留汁。 清热解毒,升清通窍。 每日1剂,分2次饮服。
8、桑菊杏仁粥:
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 前二味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甜杏仁、粳米煮粥。 疏散风热,宣肺通窍。早晚食用。
关于慢性鼻炎的情况上面已经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怎么样,现在大家对于慢性鼻炎的症状、原因是否已经清楚了呢?我们都知道慢性鼻炎不好治疗,并且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注意保暖,减少复发的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