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要知道多多的喝水对于大家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大家也要清楚喝水也是有讲究的,你知道喝水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吗?你知道喝水的佳时间吗?你知道喝水的好处和坏处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喝水的五大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饮水的误区
1、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成人每天要消耗至少2500毫升的水,这些水并不都是“喝”进去的哦!
其实我们的食物中就已经含有大量的水分了,比如蔬菜,90%都是水分,水果中80%都是水分,鱼和肉类也含有70%的水分。
除去这些,我们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也就足够啦! 否则物极必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2、水并非越纯越好
不少人认为,水越纯越好。事实上,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
大量饮用纯净水会带走人体内的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易引发疾病。
由于人体的体液是微碱性的,而纯净水呈弱酸性,如果长期饮用弱酸性的水,体内环境将遭到破坏。
此外,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对于老不少人认为,水越纯越好。事实上,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
大量饮用纯净水,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和儿童、孕妇更不宜长期饮用。
3、矿物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矿泉水因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而深受喜爱。不少消费者认为,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毫克/升~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4、每天真的要8杯水吗
科学家们说,整天大口大口地或小口地喝水对健康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好处。
那么,每天八杯水的标准建议又是从哪里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肾脏专家斯坦利戈德法布博士说:“没有人准确知道。”
5、喝水能清除毒素
肾脏过滤我们血液循环中的毒素,然后毒素通过尿液排出。但问题是,每天和过量的水真的能提高肾功能?
“不能”戈德法布说,“实际上,喝大量的水能够惊人地降低肾脏的过滤能力,这种衰退虽然细微,但确实存在。”
喝水的佳时间
1、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
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
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
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睡前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3、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
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
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4、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
建议一般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喝时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
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饭后要做的三件事
食后宜欣赏音乐
《寿世保元》中:“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书中亦有“脾脏闻乐则磨”之说。
从这里人们得到的启发是: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食后宜摩腹
饭后以热手轻轻摩腹,手法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或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推摩,均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
食后宜缓行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曾强调:“食毕行步踟蹰(要走不走的样子)则长生”。
可见,食后宜行步,行步宜缓慢,这对食物的消化和人体的养生是有利的。而食后急行会损害健康,引起疾病。
关于喝水的情况,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怎么样,现在大家知道饮水的误区了吗?你知道喝水的理想时间是什么时候了吗?你知道喝水的好处和坏处了吗?喝水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喝错了方式,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些禁忌。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