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喝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为了让药物更好的进入体内,很多的朋友还习惯于在服用完药物之后在饮用大量的水。但是这样真的对吗?健康专家指出,有些药物在服用之后时不宜在喝水的。那什么药服用后不饮水,吃药的时候要注意了,一不小心你可能就吃错了,现在就由小编带你看看什么药服用后不饮水的。
什么药服用后不饮水
1、治疗胃病的药物
苦味健胃药不要加水冲淡,也不要多喝水,服后不要漱口。这些药物通过苦味刺激舌部味觉感受器及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果胶铋等,服药后在胃中形成保护膜,服药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避免保护层被水冲掉。
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药,不要多饮水,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
2、止咳药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
这些黏稠药物会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作用,应少喝水,尤其不应喝热水,避免将药物冲掉。
3、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等应舌下含服,由舌下静脉吸收,不可咽下,不需用水送服。
4、抗利尿药
如去氨加压素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潴留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
哪些常用药不能用热水
1、糖浆类
如止咳糖尿、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等。
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患者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
注意:如果用热水冲服,则降低糖浆黏稠度,影响保护膜的疗效。
2、胶囊型药物
如常见的伤风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鱼肝油丸、维生素E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
装入胶囊的药物大都对胃黏膜和食道有刺激,或者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有的则是缓释胶囊,完整吞服后才能使药物剂量均衡释放,发挥最佳药效。
注意:热水送服会使胶囊快速溶化,胶囊皮极易粘在喉咙或食道里,从而减弱或失去了胶囊剂应有的作用。
3、清热类或含有挥发性的中药成分
注意:中医认为,对燥热证,如发热、上火等,应采用清热剂治疗,此时不宜用热水送服,用凉开水送服则可增加清热药物的效力。
还有如: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许多中药都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气味就是它们含有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挥发油,而挥发油多不稳定,遇热容易挥发和分解。很多中药颗粒剂和冲剂中含有这些中药成分,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
综上所述,吃药并不适合越多的水越好,有些药物在服用之后就不宜在饮水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在此小编提醒大家注意,为了更好地保障药效,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服用药品的方式,要根据药性选择正确的服用方式,以免让药效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