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组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引起的无菌性关节炎疾病。痛风发生在脚上的第一跖趾关节,但并不局限于这个部位。手、脚、膝盖等部位是痛风的高发区。痛风常在半夜发作,患病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发热、疼痛现象。有些病人形容那种疼痛,就像野兽咬一样,疼得睡不着。痛风急性期一般维持2周左右,让人痛苦!那么面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患者朋友应该如何面对呢?
一、卧床休息。
患处出现症状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二、抬高患处并冷敷。
可在疼痛、肿胀部位下垫枕头,使患肢抬高,高于胸部,也可以缓解症状。并且每天可以多次冰敷患病部位,每次20-30分钟,可以减轻疼痛。切记不要热敷和按摩,这会加重症状。
三、低嘌呤饮食。
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必须进行低嘌呤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芦笋、菠菜、蘑菇除外)、含糖量低的水果、乳制品、鸡蛋等食物。避免食用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每天将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mg以内,切记少油少盐。
四、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如果不想上厕所,选择少喝水,会进一步浓缩血尿酸含量,加重痛风症状。多喝水,多上厕所可以缓解痛风症状,帮助患者更安全地度过这一时期。假如不喜欢喝白开水或矿泉水,可以用淡茶水代替,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
五、服药。
急性痛风发作时,药物治疗应以消炎止痛为主。现阶段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是首选。如果对非甾体抗炎药有禁忌,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记住,秋水仙碱的剂量必须从最小剂量开始,以避免中毒。如果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好,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若病人以前没有服用降尿酸的经验,那么在急性期,病人朋友最好不要服用降尿酸药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痛风症状。降尿酸药物应在发作期缓解两周后适当服用。若在发作前一直服用降尿酸药,在原药的基础上加入消炎止痛药即可,无需刻意停药。
患痛风时,不要指望只服用止痛药或控制饮食就能完全控制病情。痛风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高尿酸血症,属于代谢性疾病家族之一,需要长期治疗。当你发现自己患有痛风时,你应该及时去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只有这样,你才能尽快摆脱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