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修复术是在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前提下进行的,它包括关节镜手术、软骨修复术、力线校正术、膝周围截骨术等。根据病人的病灶部位、程度、一般情况及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病人情况严重,手术修复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重建关节的方法,包括关节置换、关节融合、截骨等。终末期膝关节炎手术重建治疗是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有效方案。
关节镜镜下清除。
关节镜兼具诊治作用,适合伴有关节内游离体或半月板损伤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游离体清除、半月板成形等方法,可减轻部分早、中期患者的症状。对晚期患者单纯行关节镜手术效果不佳。
二,截骨。
截骨术多用于膝关节,当严重的关节炎伴随着膝内翻或外翻时,可采用胫骨或股骨角度截骨术,改善关节的承重分布,从而减轻疼痛。适合年青中年人,活动量大,膝关节力线不佳的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改变力线,可使关节面受力最大,保留关节最多。
三,关节固定术。
由于手术后对关节功能有影响,且副作用较大,目前已不作为骨关节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第四,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对终末期膝关节炎的患者,通常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由于其它治疗无效或复发,急需手术者,可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
完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完全消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日益广泛。
单髁置换
对于单室病变的年轻患者,单髁置换较理想。该病的适应症包括:仅限于膝关节单侧室的骨关节炎,疼痛严重,需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X线征象,患者侧室关节间隙严重狭窄,而在侧室及髌股关节间室内保留全层软骨者;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小于15°,屈曲挛缩畸形不超过15°;术前膝关节屈曲至少100°的患者;膝关节周围韧带结构功能完整者。
接受微创手术的病人在术后1天可以下地活动。截骨术患者在术后2天可以下床活动,6周前需要扶双拐,50%的负重行走,6周后可以完全负重。术后2~3天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可以扶双拐下地活动。在手术后2~3个月可以恢复轻度活动,术后半年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