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部位为髋关节,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和运动,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娱乐活动。
几个主要原因导致股骨头坏死。
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血液系统疾病,风湿病,应用激素的病人,如脑部外伤,眼科疾病需要应用激素的病人,导致了股骨头坏死,称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长期服用酒精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也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如股骨颈骨折也能导致股骨头坏死。另外,也有一些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比如潜水。其中,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股骨头坏死。
典型股骨头坏死症状
发病的主要症状是髋关节(胯骨)周围疼痛,有时还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或腰、臀、腰痛。痛苦开始时很轻微,间断性发作,有时特殊患者也会出现急性发作。
但这种发作会随时间慢慢延长,一般从初发到后期,可能需要2-4年左右,而发展到后期,则需要人工关节置换,因此,在早期掌握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股骨头坏死是否治疗?有争议的。
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有近20年的成功经验,但仍有许多并发症,如假体松动、感染、脱位等,随年岁增长。所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尽可能争取尽早控制病情发展,延长需要关节置换的时间,争取保住自己的股骨头,因为自己的股骨头不会有感染脱位等危险。
股骨头坏死可分为0,1,2,3,4五个阶段,在0阶段时,一般都不能确诊,股骨头不能愈合,越早发现,越有可能成功。然而,对于早期是否需要人工干预,目前在医学上仍存在争议,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方向认为股骨头坏死都需要人工干预,但是这种干预又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医疗浪费,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对数百名患者的追踪记录,发现大约50%的早期股骨头坏死不需要任何治疗,而且股骨头本身可以存活十多年而无需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中期的保头治疗
在股骨头中期坏死的治疗中,一般都要进行手术,或用其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结果也并非都很理想,如果手术结果好,保住的股骨头还能用十多年;但如果结果不好,就会对未来的关节置换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但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大,而且还会影响关节置换的寿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区分好与坏呢?
现在没有统一的方法,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不同的形态和表现,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股骨头坏死“保头”疗法是否有效,对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避免大规模的“保头”疗法,以求将来关节置换时,不影响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而且对预期手术“保头”效果较好的患者,采用“保头”疗法,可获得较大成功。
晚期股骨头坏死,特殊关节置换。
对于股骨头坏死的后期治疗,多数医生认为,股骨头的关节置换与其它关节置换,如骨关节炎、骨颈骨折等,关节置换手术的方式和程序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不同,国际上大量病例的调查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远小于骨关节炎或股骨颈骨折,且突围力更强,寿命更短。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的骨生长状况,周围软组织挛缩,都是导致这些不良结果的原因,因此,在关节置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这些发现的情况加以处理,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效果。
概括起来,对于股骨坏死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只需保守观察,即可取得良好的治效果果;中期手术进行“保头”治疗的患者,应分清其类型,对于某些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避免大的“保头”手术治疗,以免影响到患者中期的治效果果;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注意某些手术细节,这些细节是由于疾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