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的危害有哪些?痛风石常见的部位在哪里?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是由于血尿酸过度升高而在身体某一部位沉淀的白色结晶,超过了它的饱和度,就像当一杯盐水中的盐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杯子底部会出现白色沉淀物一样。在沉淀晶体沉积的地方,可能会出现结石。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痛风石几乎可以在痛风患者的所有组织中形成。
痛风石的危害有哪些?
痛风石逐渐增加后,其外部皮肤趋于变薄和破裂,形成瘘管,并流出一些像石灰渣一样的奶酪状物质,这会造成过去的二次感染。此外,在痛风性关节炎中,尿酸盐主要沉积在关节囊和肌腱中。患病关节腔内沉积的大量尿酸盐浆可引起滑膜无菌性炎症,使患关节红肿、发热、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后引起滑膜水肿、变性、纤维化,在关节腔内形成痛风石或关节外半球软组织肿块。随着尿酸盐的进一步侵蚀,它会导致软骨下骨的破坏和溶解,对关节结构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
痛风石常见的部位在哪里?
体表痛风结节主要位于关节的伸肌侧、肌腱表面和骨突。共同部位是外耳,特别是耳朵和对耳部;第二个是脚、脚踝、手指、手腕、尺骨鹰嘴、膝关节囊和跟腱的第一跖趾关节。
从这些常见部位也可以推断,痛风石的形成与人体的中心温度以及远端肢体和外周关节的温度梯度有关。据研究,在一定温度下,尿酸盐在体内的溶解度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增加。临床上,它也可以在不易察觉的隐蔽部位看到,这些部位很容易被忽视或错过。
免责声明:本文由成都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