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虽然莫迪政府已经在第一时间下发疫情抗击任务,但因为其感染人数多,感染范围广,以至于直到现在,印度第二次爆发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根据《环球时报》对外报道,世卫组织就印度疫情公布一则数据,数据显示该国或已有5.3亿人遭到新冠肺炎的感染,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政府这次面临的疫情灾害,恐怕是去年3月份第一波疫情的3倍以上。
疫情使得印度居民不再信任政府
印度在二次疫情中累计感染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2900万人,其中因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案例也超过了37万人,死亡人数仅次于美国和巴西,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美国和巴西受感染的人次计算时间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到今年5月份结束;而印度这次2900万人的感染规模是从今年开始爆发,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此次疫情的感染规模,恐怕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根据印度卫生署对外报道,在疫情传播最严重的的时期,印度单日确诊病例甚至超过了12万,这对于印度人民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印度贫富差距与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大量平民只能居住在环境非常差的贫民窟,那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医疗设施,居民也不具备防疫条件,自然就加剧了疫情的传播。更可怕的是,现在印度大量的平民对于政府报以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政府能够有效的控制疫情,更不愿意去配合政府的抗疫活动,这是印度政府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
印度政府主张放松疫情防控
其实之所以印度居民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印度政府的一系列谜之操作,确实让印度居民大失所望。根据《印度时报》对外报道,在疫情仍然在印度疯狂传播的紧急时刻,印度政府竟然宣布放宽多地的防疫举措,避免给地方政府造成过大的防疫压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其中包括新德里在内的大型感染城市已经被授权开放商场、地铁以及其他娱乐性场所,只不过现阶段仍然需要根据门牌号的单双来营业。
那莫迪为什么会做出这一决定?根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印度政府的这一行为,是为了缓解当前印度居民面对疫情的恐慌心理,长时间封锁使得大量的居民心理滋生了绝望之感,甚至有些人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当然另外一方面,印度政府希望通过接触部分地区的疫情限制来恢复地区的经济发展。原本印度就是一个长期处于贫困的国家,因为财富两极分化过于严重,大量的贫民因为缺少工作而吃不上饭,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如果要避免因贫困而造成的死亡惨状,就只能尽快接触疫情的限制。
印度疫情比想象中更严重
但一切的政策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如果说现在印度的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了,那其政府进一步放宽各地的防疫限制,确实能起到服务为民的效果。可问题是,如今印度的疫情仍在不受控制的传播,在这紧急时刻印度政府放宽各地的防疫举措,是不是有些不够理智?美国《纽约时报》在9日曾发布了一篇质疑印度新冠死亡人数的文章,该文章提到,为了让自身政策快速实行,印度政府隐瞒这次疫情中真正死亡的人数,并向印度人民传播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虚假信息。
该文章称,在印度政府的口中,全国因感染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超过了37万人,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死亡案例基本上已经彻底消失了。可在记者实际调查后发现,最保守的估计印度至少在这次新冠中死亡了60万人,而如果算上最坏情况的话,这一死亡数字可能要扩大到420万。
那么为何印度官方的报道和记者调查的差距会如此之多呢?政府统计人数基本上都靠医院上报感染的患者来计算最终数量,这就导致大量的农村等贫困地区感染人数,并没有被完全统计,而相比于大型城市而言,这些地区在面对疫情时本身就比较脆弱。而《纽约时报》对于疫情的估算方法是通过计算血清阳性率来估计整个人群的感染率,从去年5月到如今,《纽约时报》对印度共进行了3次的全国性血清数据调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具备系统性。当然,通过对印度疫情这段时间的了解,相信大家也都认为,印度是瞒报了数据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