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规范治疗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其治疗目标是“达标”。"达标"是指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快地使疾病达到或保持临床缓解或活动程度较低,使骨质侵蚀和关节功能丧失降至最低,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哪种类风湿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副作用小?
类风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议每隔1~3个月到风湿科就诊,以评估是否达到“标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监测药物可能的副作用。改变病情药物的早期联合应用是“达标”治疗的关键环节,经典药物有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SASP)、氯喹或羟氯喹、来氟米特、青霉胺、环孢素等,可长期使用。
非固醇消炎镇痛药对RA的抗炎镇痛效果明显,但对关节骨质侵蚀没有保护作用,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使用。
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不仅抗炎作用突出,同时还能与其它变态反应药合用,其剂量一般为每天5~15毫克,因激素的副作用也同样突出,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根据病情需要,才能使用,不建议长期服用。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无论是抗炎、控制疾病活动,还是保护关节骨质,提高生活质量,都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药物中,以TNF拮抗剂,包括TNF可溶性受体,抗TNF单克隆抗体为主,药物途径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生物制品效果显著,但价格昂贵,目前多用于传统改良剂无效或有严重风险因素的患者。
类风湿的诊断和治疗误区。
甲氨蝶呤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用的变态反应性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40多年,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一周一次口服)。
有的病人见本说明书上有化疗药物治疗某些肿瘤的指征,不免谈“甲氨蝶呤”色变。事实上,该药在类风湿中的应用无论从剂量、方式,甚至作用机理上,都与在肿瘤中的应用大不相同,所以大可不必产生怀疑和担忧。但是使用药物改变病情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而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则需警惕胃肠反应,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是严重的不良反应。
所以,有消化道溃疡史或近期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或选择胃肠副作用小的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另外,还可以加入胃粘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对药物性消化道溃疡进行防治。使用抗TNF生物制剂时要筛查是否有结核、肝炎等隐性感染,治疗期间要对感染保持警惕。这些药物虽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但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成都类风湿医院提醒治疗类风湿切忌病急乱投医,轻信偏方或江湖郎中。雷公藤、白芍总苷等国内植物制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目前尚无长期临床效果评价,能否减缓骨质破坏尚无确切依据,雷公藤制剂对性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易引起闭经、不孕,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类风湿的注意事项
类风湿的关节症状处于急性期,如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应让相应的关节休息,但要使关节经常保持功能位。在急性期后,应主动或被动地活动各受累关节,以维持其功能。肌肉锻炼也同样重要,在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或小剂量激素控制炎症和疼痛的情况下,适度运动,原则上应以不引起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或关节活动后症状加重为度。
病人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除关节已经发生畸形,除了根据关节炎的活动程度用药外,还要考虑物理治疗。如果关节畸形已经无法矫正,并且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可以请骨科医师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如今对痛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中医认为,采用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中药成分,配合针灸等理疗,可较好地缓解疼痛。但也有希望多管齐下的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治疗,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由成都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