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人甚至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血糖高的问题,患病后除了要积极地进行治疗,还应该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那么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吗?饮食注意什么?专家指出,糖尿病病人一定要了解一些饮食上的禁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吗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吃粥,以免加重病情,因为粥里的食物煮熟时间长,吸收快,血糖会上升得更快。但是,由于吃粥引起的血糖升高很快就会减少,所以如果只把粥作为主食,就会出现先高血糖后低血糖的现象。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喝粥。
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血糖,有的人可以适当地喝点,比如2周内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喝粥。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吃粥有助于消化吸收食物,也有助于身体迅速获得能量。因此,适量的粥常与一些干粮结合,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至于吃粥后的高血糖,也不难克服。例如,饭后散步20到30分钟,往往可以抵消吃粥引起的血糖升高。
糖尿病饮食治疗注意什么
对症护理
糖尿病患者具体病情不同,在治疗和护理上,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对于体型偏瘦的患者可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以保证总热量的摄入;对于肥胖的患者则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为主,从而减轻体重。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应注意酌情加餐。
避免过犹不及
虽然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控制,也要了解很多禁忌,但是同时也要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些人饮食毫无限制,导致血糖浓度居高不下;而有些人又谈“糖”色变,一点含糖食物也不敢吃,结果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应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病情等,严格地计算能量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饮食,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体的最低能量需要,又控制了总热量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吗?饮食注意什么?糖尿病患者原则上来说应该少喝粥,但是并不是说一点都不能喝。如果血糖控制的好,也可以适当地吃些甜食,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多等,也要了解一些正确的方法,比如吃完含糖的东西后,就可以适当地减少主食的量,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加强护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