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虽然现在西医技术不断的发展,但是已经有不少人推崇、信赖中医中药。健康专家指出,中药在治疗疾病以及调理身体上都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大家也应该注意,日常服用中药也是有注意事项的,有些禁忌大家不应该碰触。那吃中药的禁忌有什么呢?有些人吃了中药会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中药的禁忌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
提醒大家注意,同吃西药一样,服用中药的时候同样也是不可以喝浓茶的,我们要知道茶中含有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如果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喝茶,这种物质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
萝卜是很有营养价值的一种蔬菜,但是大家在服用中药期间不宜吃中药。因为萝卜具有消食破气等等的效果,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在服用滋补类的重要,正好也在吃萝卜,这样会导致滋补类的中药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患有消化道疾病 禁服大蒜
如果大家是患有消化道一类的疾病,像是患有肝炎、慢性胃肠炎的病人,如果他们现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就不是吃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黏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
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服中药宜忌生、冷、油腻
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吃中药拉肚子怎么回事
1、寒药致泻
有些患者在服用中药之后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提醒用药性寒凉的处方时,某些脾胃虚弱者常常会有腹泻现象,程度较轻者,一天有1~2次稀便,可认为正常,不必处理;程度较重者,通过减少寒凉药剂量或加用温脾止泻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腹泻(如从每天4、5次稀便减至1、2次),但不建议完全止泻,因为过度减轻寒药剂量或加用温药可能使疗效大幅降低。另外,当清热中药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时,也容易出现腹泻,其机理类似于“两寒相加”。
2、“润”药滑肠
提醒大家注意,如果服用的是具有润肠到功效的中药,也是会容易引起腹泻的情况的。如地黄、白芍、桃仁、首乌、苁蓉等,换用功效近似但无润肠作用的药物,可以基本消除腹泻。减轻药量的办法也适用于此。不过,不论更换药物还是减少剂量都有可能降低预期疗效。部分病人服此类中药初期有腹泻现象,但数日后即自动适应(不再腹泻),无需处理。
3、饮食不慎
提醒大家注意,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有时候,中药本身并不足以产生副作用,但饮食不慎可能“叠加”药物的偏性,从而引发腹泻。比如,在服寒性中药的同时喝绿豆百合汤,很容易让人“一泄如注”。同理,服汤药时过食油腻也有滑肠之弊。所以,吃中药时饮食好清淡些,各种“食疗方”一律停下。
4、泻药致下
有些时候吃完中药腹泻,原因在于大家服用的就是泻药。中药里有专门的泻药,吃了本应腹泻,腹泻了病才能好,这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下法”。 须注意,“下法”用药,中病即止:如果一天原本应该吃三碗药的,吃了一碗就腹泻了,其余两碗就不要吃了。泻药致下,虽属“正常”,但要防止泻下无度。
如何熬中药
煮药需用白开水
健康专家提醒大家注意,熬中药看起来简单,其实其中的讲究非常多。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好是把烧开的水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先煎后煎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1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
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此外,有些药久煎却可以减轻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药前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40分钟,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中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开盖关盖要注意
提醒大家注意熬制中药的时候,器皿的盖子一定要盖紧盖严,以免出现挥发的情况影响药效。这些挥发性药材多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金钱草、番泻叶等,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需经常搅拌,这样的药物好不要盖着盖子煮。当然搅拌好顺着一个方向,这样使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间隔10分钟翻动1次。
用火用锅有讲究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滋补药应微火久煎,便药、伤风感冒药用猛火、时间短。
建议大家熬煮重要的时候选择砂锅,这是因为砂锅受热均匀,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有撞击力,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像洗衣机将衣服的脏物洗掉一样,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来。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撞击力和搅拌作用,药的成分会受影响。
药汁好煎180毫升
提醒大家注意,熬制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熬制的量。一副中药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为好。如果药汁多了,药渣里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药汁少了,药渣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费了。当然这里讲的是正常药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假沸的药多熬一会儿
熬制中药的讲究是很多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药咕嘟咕嘟沸腾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受影响。
怎么样,通过上面的讲解的,大家对于中药的禁忌是否已经清楚了呢?日常服用中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很多的,否则不仅可能会影响到药效,甚至还有可能会给大家的健康造成伤害。关于中药的熬制也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大家注意,上面也向大家进行了讲解,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