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皮肤疾病都是由于过敏导致的,如果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就能很好的做到科学防治,保障患者健康。特别是在秋季,该季节气温干爽凉快,空气也比较干燥。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宝宝对于外界的抵抗力也会因此下降,容易产生皮肤敏感等一系列症状例如湿疹皮炎等。想要让宝宝的皮肤滋润健康,就需要从根源上让宝宝远离皮肤烦恼。
宝宝湿疹祸首是秋季干燥
皮肤科医生解释,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
宝宝秋季发生湿疹的原因主要为,秋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发干,屏障功能降低,遇到一些刺激就可能会引发干性湿疹。所以,干燥是引发湿疹的罪魁祸首之一,婴幼儿和老年人最容易中招,所以,在秋季,家长要照顾好宝宝,老年人也要注意各方面的护理,及早预防湿疹。宝宝一旦出现湿疹症状,妈妈便会感到措手无策,眼看宝宝脸颊红得一片一片更是心痛。
护理湿疹宝宝主要是补水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奶癣”。一旦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某些宝宝就会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红肿、瘙痒等,而另一些宝宝则表现为长湿疹。
秋季宝宝皮肤护理,关键是要补水。只有当水分充足,宝宝的皮肤才能保持健康、细嫩。父母除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们多喝水之外,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的湿度之外,给宝宝们使用水润健康的婴儿护肤品来预防过敏湿疹等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宝宝湿疹切勿抓挠
湿疹的高发季节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夏季,有两种湿疹却在秋季更易发生,由于天气干燥、温差变大,秋季湿疹发作症状和夏季有所不同,主要以干燥为症状特点,分为干燥型湿疹和皲裂型湿疹。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现象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分明渗出。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导致婴儿哭闹不休而睡眠不安。皲裂型湿疹,与过敏反应有关,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清洁剂、肥皂、燃料、油料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
食物过敏的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躯干部及口周的红斑,常有瘙痒脱屑,且有色素沉着。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贝类)、笋、香菇等,而秋季正是食海鲜的季节,这些食物富含异体蛋白,过敏体质者食用后易造成过敏反应。
无论是湿疹还是食物过敏,都应该注意避免再次刺激患处,不可用手搔抓患处,也不可用热水或者肥皂水去清洗,更不可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用激素类药物在患处涂抹,这些都会使病情恶化并发生新的皮肤炎症。
治疗湿疹的两个食疗小偏方:
目前医学界认为湿疹与过敏密切相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湿疹2种。临床表现以持久性和续发性的皮疹,发红、水肿、搔痒,以及发干为主要症状,且同时往往会伴随有结痂、剥落、起水泡、出血或渗血等皮肤问题。
中医则认为,湿疹起因于体内充塞风、湿、热、毒酿祸,依据临床特症,将其归于浸淫疮或湿毒。一般建议容易长湿疹的人在日常饮食上应忌食生冷,尤其是冰凉饮料,否则将加重症状。至于治疗上,则首重找出病因,并调养体质及排除湿气。前者有助减少复发机率,而后者则能将湿气经毛孔排出,降低症状发生。
大人湿疹偏方1:芡实薏仁茶
材料:芡实、薏米仁、赤小豆各5克
做法:
1、薏米仁炒至微微发黄
2、将芡实、薏米仁、赤小豆冷水浸泡半小时
3、一起加水煮1小时,早晚饮用一次。
4、若湿疹患者同时有口干口苦、舌苔发红、小便量少且痛症状,可在材料里添加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各2克。
古籍记载,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薏米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赤小豆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
小孩湿疹偏方2:丝瓜茶汤
材料:丝瓜150公克、茶叶3.5公克、葱半支、水350C.C.。
作法:
1.丝瓜去皮,切成1公分薄片;葱洗净切段。
2.锅中加水,放入丝瓜、葱段,以大火煮滚,转小火续煮至丝瓜熟软,放入茶叶浸泡至入味即可。
用法:吃瓜喝汤,日服1次至症状改善。
适用症状:湿疹、皮肤炎。
注意事项:丝瓜宜煮至熟透后再食用,以免其中所含的植物黏液及木胶质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宝宝湿疹是最常见的疾病,也是较难治愈的疾病,希望患儿家长能够全面的了解此病医治方法,更好的帮助宝宝恢复健康。专家提醒,湿疹患者宜常食丝瓜,有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之效。且以营养学角度来看,丝瓜中的维生素B2还有维护肌肤健康的作用;至于维生素B6成分,则有助于加速伤口癒合,改善湿疹所引发的多重皮肤问题,且维生素是理想的抗氧化剂,对于减轻湿疹症状也有一定的助益。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