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我们日常中常用的生活用品,我们每天少不了油的摄入。我们日常中的食用油需要轮换着使用不同种类型。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在小的时候,都喜欢吃猪油拌饭。我们都应该知道吃猪油是不健康的,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更要少吃些猪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在日常中需要如何科学用油呢?
不同油轮换用
正常人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占每日总热量的30%以内,那么按1∶1∶1分配,就应该是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 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各占每日总热量的10%。但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人士、高血压人士,需要减少饱和脂肪 酸摄入比例,将10%左右的比例下降到7%左右;同样对于嗜好吃肉的人士,由于从肉类中获得的饱和脂肪酸较多, 因此食用油尽量考虑使用植物油;对于营养不够、偏瘦人士,使用一些动物油或者植物油不需要太在意;对于长期 吃素人士,可使用部分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植物油,从而平衡三种成分的量。
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油,可以轮换着使用不同的种类,避免长期摄入单一脂肪酸成分高的油类,注重均衡原则。
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猪油是儿时的一道食物记忆,一味“猪油捞饭”更是令味蕾印象深刻,逢年过节宰猪烹 猪油,这个传统仍然在延续。但有观点指出,猪油并不健康,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应该摈弃!与此同时,橄榄油等 植物油成为餐桌新宠。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呢?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用油?
心脑血管患者建议少用猪油
在市民的餐桌中,一般将油类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食用油的成分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 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每种成分对于人体均有不同作用,应根据健康要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搭配。
猪油在我们日常食用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在山区,这与生活习惯有关,因为猪肉是日常肉类中最常见的 食品,山区还有每年杀猪熬猪油的习惯,并且相对其他食用油来说价格更为便宜。卞华伟介绍,从成分来看,猪油 主要由饱和脂肪酸构成,它可以在人体内作为能量物质提供能量,过量时也可以快捷直接地在人体中储存,合成人 体自身的脂肪。过量的饱和脂肪可明显增加体内胆固醇合成,这可能造成血液中胆固醇的升高,存在动脉硬化的风 险。但是胆固醇与激素代谢密切相关,也是身体必要物质,因此,食用猪油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能量,对促进激素 代谢有帮助,只要适量的食用是健康的。
当然,任何食物都需要遵循适量原则,因人而异。由于胆固醇、脂肪这两类物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应注意降低摄入猪油的比例,这个摄入 来源不单指纯猪油,也包括食用猪肉时获得的脂肪和其他含有饱和脂酸成分的食用油。
用植物油更健康吗?
既然猪油容易储存脂肪、生成胆固醇,那么直接摈弃,改用植物油会不会更好呢?在物质丰富容易营养过剩的 生活方式中,这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在植物油中,橄榄油更是其中新宠。
在专家眼中,这些观点是片面的。植物油的成分,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植物油 二者比例会有不同,例如普通的花生油、豆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约有三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据比例更多 ;而在橄榄油、茶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很高,可以达到70%。
为什么橄榄油、茶油是植物油中的新宠呢?卞华伟解释,过多饱和脂肪酸容易使血脂和胆固醇升高,而多不饱 和脂肪有丰富的不饱和键,它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的好处,但是这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不饱和键越多,在身体内 被氧化的风险越大,这样易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对机体的衰老、肿瘤形成、细胞衰亡有促进作用。单不饱和脂肪 相对前两者“温和一些”,不带来饱和脂肪酸增加血脂的风险,被过氧化的机会又小。而橄榄油、茶油含单不饱和 酸成分多,因此一些人就热衷推荐了。
以单一成分取代其他成分,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意味着被替代成分的好处也一并剔除了。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 议,三种脂肪酸比例趋近1∶1∶1是最合适的,这个比例并非单纯从食用油中摄入,而是每日饮食来源中所获得的 总能量比例。1∶1∶1是一个理想的建议值,常人在平时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通常建议的做法是,如果在正餐中 有安排肉类的菜式,如猪肉、鸡肉或者鱼等,炒菜使用的油尽量用植物油。如果安排是以素菜为主,则可以用一部 分猪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如何科学用油,猪油拌饭香,但是大家要知道猪油食用过多没有什么好处,心脏病患者更是要少吃猪油。植物油是不是更健康,小编也有介绍,大家也可以多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