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日常饮食都是食用精细的食物,但是这样容易缺乏微量元素,适当的吃一些粗粮帮助补充微量元素,还帮助调节器官功能,那么老人可以吃粗粮吗?对此专家表示老人肠胃功能减弱,因此尽量少吃,儿童也是一样,下面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不适合吃粗粮的人群,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人群不适合吃粗粮?
第一、免疫力低下的人。粗粮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但有助于稳定人体的调节功能。然而,由于粗粮中也含有纤维素,而纤维素含量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和利用,容易影响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免疫功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抵抗力更为不足。
第二、缺钙和缺铁的人。粗粮富含微量元素,但植酸和纤维在人体内易发生反应和沉淀,从而阻碍钙和铁等的吸收。虽然这种阻滞效应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通过人体正常调节可以迅速解决,但对于那些缺乏钙和铁的人,这部分的吸收就会减少。
第三、儿童与老人。由于粗粮的特殊加工,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然而,对于消化系统不完善的老人和儿童,粗粮会影响他们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因此,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粗粮的日常不应吃过多。
第四、消化能力差的人。消化不良的人在消化粗粮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粗粮中大量的纤维素,在帮助改善肠道环境的同时,也需要肠道的额外作用。对于消化能力低的人来说,这会给消化系统造成更大的负担,相反,会引起胃痛、腹胀等现象。
经常吃粗粮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第一、补充孕妇营养需求
孕妇需要与正常人不同的营养,她需要某些微量元素以及其他物质,如叶酸等。粗粮中微量元素含量较细粒丰富,而且品种多样,这能很好地满足孕妇的需要。
第二、可保护神经系统
粗粮中维生素B1含量也非常丰富,维生素B1不仅能帮助我们改善食欲,改善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保护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缺乏维生素B1很容易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某些损害,还容易出现脚气病等症状。
第三、可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为粗粮经过简单的处理,含有丰富的不溶性纤维素。纤维素可以延缓食品中糖的吸收速度,有效地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
第四、改善肠道环境和防止便秘
粗粮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肠道蠕动、清除残渣。此外,与水果和蔬菜相比,它还具有不溶性纤维,可与其他废物残渣结合,帮助我们的肠道更好地排出,清洁肠道环境,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粗粮的正确吃法
吃粗粮及时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
循序渐进吃粗粮。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对于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搭配荤菜吃粗粮。当我们每天制作食物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但也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吃完粗粮要多喝水。粗粮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因此,如果吃的粗粮制品中含水量较少,比如杂豆饭、玉米窝头等,就要适当多喝水。
老人、孩子要粗粮细做。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这类人群而言,除了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等易消化的粗粮,并适当减少吃粗粮的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烹调方法来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软烂黏糊、粗粮磨粉等。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粥越软烂黏糊,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
根据自身体质来调整品种。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适合血脂高和肥胖者;红豆、薏米利尿去肿,适合水肿体质人群;体质较热者可多吃绿豆、荞麦等寒凉滋润的杂粮;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高粱、红小豆、糯米等偏温热杂粮;胃肠不好的人可以选择小米、大黄米和糙米,这类粗粮煮粥吃容易消化。
用高压锅烹调保护营养。红豆、绿豆和黑米等颜色深的粗粮多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是非常有利的。国外研究也证实,蒸煮会让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然而用高压锅来烹调豆子,在相同软烂程度下,能减少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仅是老人不能吃粗粮,儿童以及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朋友也是不适合经常食用,否则会危害健康,所以要多加注意,专家提醒大家虽然吃粗粮很有好处,但是要注意食用方法,同时粗粮不适合长期的食用,要注意了,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