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进入了大暑时节,专家介绍说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切不可盲目养生,以免给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大暑时节大家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保障身体的健康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暑养生的禁忌。
大暑养生禁忌
1、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2、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饮食不洁
大暑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5、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6、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7、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8、勿食过多冷饮
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9、不要熬夜
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10、切勿急躁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大暑养生食谱
豆芽鸡丝
制作原料:绿豆芽100克,仔鸡胸肉200克,麻油、精盐、味精、醋、白糖、姜、蒜瓣适量。
制作方法
1、把生姜切成细丝,蒜除去皮捣成泥状,将鸡胸放入锅中煮到六成熟,之后捞出沥干切成丝。
2、绿豆芽去头脚洗净,放进开水锅内略烫,捞出沥干,也装入盛鸡丝的盘内,用适量的醋、麻油、白糖、精盐、姜丝、蒜泥调成卤汁,浇入盘内,拌匀入味即可。
泥鳅丝瓜汤
制作原料:丝瓜,泥鳅150克,姜5克,薄荷叶10克,香油4放入少许精盐、香油4克,即可食用。
适宜人群:可治痱子疖毒,人人皆宜。
此汤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功效。
猪皮炖红枣
制作原料:猪皮250一500克,红枣10~20枚,盐或糖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皮洗净去毛,切成小块,与红枣、适量红糖或盐隔水同炖半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出血、血友病、齿龈出血、贫血及咽喉肿痛、少阴下痢者。
禁忌:湿热痰壅者忌食。
百合莲子蛋羹
制作原料:百合、莲子肉各50克,鸡蛋2~3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整鸡蛋煮熟,去壳待用;百合、莲子肉洗净后,与鸡蛋同放入炖盅内,加适量冰糖,隔水炖半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可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还可抗衰老、补虚损。还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肺热咳嗽,劳嗽咯血及心肾不交或心肾两虚之失眠、心悸、遗精、尿频、白浊、带下,脾虚泄泻者。
禁忌:百合性寒,故风寒咳嗽者忌食。
大暑时节养生有哪些事情需要大家注意呢?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大暑养生的一些方法,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一些适合大暑养生的食谱,这些仅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做一下,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