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不少人年纪轻轻也痛风了。在数次痛得钻心的发作后,风友们学聪明了,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嘌呤高的食物。但有许多人不解地问专家“我已经很忌口了,为什么痛风还是不走?”
为何痛风病人越来越多?饮食结构惹得祸
崔丽介绍,此病虽然叫“痛风”,但实际上与“风”并没有关系。倒是与吃有关系,为什么目前痛风病人这么多?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国人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
众所周知,痛风是高尿酸所致,而嘌呤又是尿酸增高的来源,肉类蛋白多含有高嘌呤,谷类食物则比较低。过去的几十年,人们普遍以谷类食物为主。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大,鸡鸭鱼肉等肉食占食物比重越来越大。
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就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当然,由于经济水平影响,高尿酸血症更加普遍存在于城市白领以上社会阶层的成年男性。由于雌性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女性痛风主要见于绝经期以后。
为何“忌口”后痛风仍反复发作?
既然痛风是吃出来的病,通过控制饮食是否就可以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呢?不一定。崔丽告诉分析到,痛风的形成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管住嘴,只能控制某一阶段的痛风发作。
崔丽解析,痛风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一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
二有尿酸盐沉积但无痛风症状
三间歇性痛风
四慢性痛风
通常,人们只有在痛风第一阶段,即“高尿酸血症而无尿酸盐沉积”阶段,才可能通过控制饮食,使血尿酸控制在正常值上限420umol/L以下,起到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此阶段的患者,通过饮食就一定能把尿酸降下来,具体情况还需要因人而异。因为人体内只有20%的外源性尿酸是来自于食物,即使通过饮食的控制能达到降尿酸的效果,但还有那80%内源性尿酸又该怎么对待?
在痛风的后面三个阶段,因为已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内,此时试图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血尿酸很困难。因为已经沉积在体内的尿酸盐就像一个“尿酸池”,可以不断地向血液中释放尿酸。此时就需要借助降尿酸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
严格控制饮食治痛风?仅起到冰山一角的作用
为了减少痛风的发作,人们知道要少吃肉而多吃谷类食物。可是在病人已经很忌口的前提下,痛风仍反复发作。这样严格忌口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崔丽主任并不主张患者通过严格控制饮食来治疗痛风。因为痛风病人体内的“尿酸池”已经形成,即使严格控制饮食,血尿酸也很难降下来。
崔丽建议:
痛风患者应当将忌口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治理痛风,只需要适当控制高嘌呤肉类食物的量:比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贝壳类食物、膏蟹、老火汤等。另外就是戒酒,不仅是烈性酒和啤酒,红酒对痛风病人也是有害的。民间流传说“痛风可以喝红酒”指的是保健性质的喝少许红酒。
痛风怎么治才科学?血尿酸应控制在多少?
崔丽提醒患者,痛风需综合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控制炎症缓解疼痛、个体化用药降低血尿酸、日常生活饮食、运动、作息的调节,另外不可或缺的就是定期的复查监测血尿酸这几个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痛风全面康复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长期使用小剂量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不能满足于血尿酸降到正常值,因为血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值是400umol/L,而男性血尿酸的正常值上限是420 umol/L,已经高于饱和值。所以控制痛风,要求血尿酸降到并长期保持在目标值以下,才可以防止痛风的反复发作和使痛风石缩小。
血尿酸目标值
早期痛风,指发作过1-2次者,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umol/L以下;
已经反复发作多次,或已经有痛风石的慢性痛风,要求血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
免责声明:本文由广州东方类风湿医院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