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指出心理叛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闭经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阶段,家长朋友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叛逆时期的成长障碍。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克服方法有哪些呢?想要解决青少年心理叛逆的问题,大家首先就应该了解导致青少年心理叛逆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叛逆原因
1、个体本身的原因
(1)神经和激素调控能力差。
中学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发育日趋成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强列、敏感、快捷,但调控能力还很差,一遇到不顺耳的话或不顺心的事,肾上腺激素就会大量分泌,造成全身血液流动加快,神经过度兴奋,情绪波动,失去理智,行为失控,做出自己平时不敢想象的意料之外的叛逆行为,甚至会引起临时性即意犯罪或无意识犯罪,事过之后又懊悔不已。
(2)知识面狭窄、阅历不足。
由于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经验不足,无法体会师长的良苦用心和用意,以为师长的苦口婆心是理所当然或另有所图(为了面子、奖金等),从而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
(3)心智不够成熟。
由于中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缺乏辨别真假和是非的能力,对善恶、是非、美丑等观念常作扭曲错误的评价,认为胆大蛮横就是“勇敢”、让人佩服就是“英雄”、讲哥儿们义气就是“友谊”。
(4)自我意识增强。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渴望被理解与尊重,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若按大人的意愿去做就感觉任人摆布,觉得很委屈、很不甘心。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都持批判的态度,产生叛逆。
(5)精神需求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他们已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生命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的需求就主要是精神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尊重需求。中学生普遍存在“谁伤害了我的尊严,谁就是我的敌人”的观念,若遇批评、指责、讽刺等有损其尊严的事就会产生对抗情绪,形成叛逆心理。
2、外界环境因素
(1)落后的教育理念导致“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如果老师把不想让学生涉足的东西如早恋、上网、吸烟等诱惑不进行正确引导而当成神秘的禁果,反而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禁果效应”。
(2)欠佳的教育手段造成“波纹效应”。
波纹效应是指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批评,甚至采取讽刺、挖苦或惩罚等手段时,引起师生对立、抗拒,导致教师威信下降,激发其他学生跟着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现象。这样,一个原先只有几个叛逆者的好班,逐渐成为了有很多叛逆者的差班。
(3)陈旧的评价机制促成“比马龙效应”。
如果老师看扁学生,认定某学生是道德败坏、不求上进、不爱学习的,久而久之,该学生就会将这种观念内化,真的表现出教师预设的不良行为,这种现象叫做比马龙效应。
(4)不好的校风、班风引发“从众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称为从众效应。如果校风和班风不好,集体中有叛逆倾向的学生多,则会造成更多学生的叛逆。
(5)不良家教和社会风气造成的“综合效应”。
首先,青春期是心理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此时最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而稳定的成长环境,而改革开放的副作用,让很多学生失去了这个温馨的“心灵之家”。其次,从家教看,存在着有的是棍棒教育、有的是过份呵护,有的家教缺失、有的事事过问,有的没有目标、有的盲目攀比等问题。
青少年心理叛逆怎么办
保持冷静
孩子叛逆,成人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自己的权力斗争,用声音来压倒他。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才进行沟通。孩子叛逆,言语和行为会有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人成熟,应该要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的办法失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了解孩子
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
改变教育方法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例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关于青少年心理叛逆的问题,家长朋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一时期,以免青少年误入歧途,影响医生。上面小编向大家分析了导致青少年心理叛逆的原因,并向大家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怎么样,家长朋友们是否已经清楚该如何做了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