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有很多,小儿骨折便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不过有些父母一开始并不是很重视,觉得小孩子不可能会骨折,从而导致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让小儿骨折病情更为严重了,这时再去送医治疗,治疗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所以还是应该早发现早治疗才好。那小儿骨折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孩子骨折后,作为父母该怎么处理呢?
小儿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1、不易察觉:因为小儿年龄较小对疼痛的反应不强,当因为照看不周或者从高处掉下来,就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某一个或某些部位发生骨折。对于比较轻微的骨折,小儿身体是不会给出症状反应的。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认真观察,如果不确定建议去医院找医生判断。
2、红肿:如果小儿摔倒哭闹,观察发现身体的关节血液循环不是很好,在受伤的部位就出现了红肿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骨折引起的。
3、活动受限:有的小儿表现为活动收到限制,比如手无法抬高或者脚无法站立,从而出现哭闹的情况。这种时候的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会给小儿带来特别大的疼痛,建议家长要找专业医师处理,不要自作聪明进行错误治疗。
4、发热:有些小儿发生骨折后,关节处磕碰处看不出异常,可是体温会有一个明显的升高,而且伴随大便异常小便颜色深,这个时候首先是要调整饮食尽量清淡,穿棉质透气的衣物。其次就是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小儿骨折后,父母该怎么办?
1、对于小儿骨折,首先需要临时固定骨折的部位,并尽量不要乱动。如果出现皮肤损伤和出血等情况,应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绷带包扎止血,然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X光检查,在确认骨折的具体情况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2、小儿骨骼与成人骨骼不同,小儿的骨膜比较厚,在骨折后骨折端具有非常强的矫正能力,并且愈合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一般程度受损的小儿骨折患者无需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借助骨固定装置进行保守治疗,在固定骨折部位的基础上,受损的骨骼也可以缓慢实现自发愈合。
3、即使有轻微畸形或分离的情况,骨折的末端也可以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并且可以恢复肢体的正常形状和功能。因此,小儿骨折的临床治疗要求不高,在早期阶段只需要进行固定和复位即可,在骨折的后期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小儿骨折的损坏程度比较严重,保守治疗的方法无法帮助骨折部位愈合,那么就需要借助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小儿骨折症状有哪些以及作为父母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而言之,小儿出现骨折后,父母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处理,不要不当回事,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做,要去正规的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处理,防止把病情弄得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