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18日,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主办的2021年全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研究进展及第四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治疗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这次大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国内各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本院代表吕万萍主任是亚太痛风联盟HGMC贵阳分中心的骨干成员,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诊疗工作成绩突出,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共同交流探讨。
痛风学科群贤毕至
痛风领域与交叉学科共同发展。
这次会议,有上海、广东、北京、山东、由来自全国各大著名医院的痛风专家、学者共同作报告,内容涉及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学、药物治疗、病人远程管理、科学运动管理、共享大数据平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汇报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与全国痛风同道分享交流。《2020ACR痛风管理指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邹和建教授邹和建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刘超教授《高尿酸血症治疗药物再认识》,“新免疫分子与大慢性疾病”,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利宁教授,胶原蛋白专家李长贵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领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成志锋教授对痛风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新认识,“难治性痛风的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南医三院李娟教授:“痛风病人的处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长贵教授,《海洋鱼类壳寡糖柠檬味固体饮料(壳酸平)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效果及安全性试验报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舒强教授》,《CTD患者妊娠母亲的病情监测》,解读北京协和医院曾学军教授《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基层诊治指南》,北京积水潭医院伍沪生教授,《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指南(2019)》,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教授,以代谢组学为基础预测痛风,“非典型性高尿酸血症”,田利民,甘肃省人民医院,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冯哲教授《急性肾损伤AI预警》“复杂疾病post-GWAS研究与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教授”,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海冰教授:《饮食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研究进展》,“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的分级诊治及基层管理”,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琳教授“青少年肥胖,学习差,血糖高?2型糖尿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明姝教授,《降低尿酸药的副作用与对策》,大连市中心医院高政南教授《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发作的治疗》等。
整场会议内容紧凑而有序,各位嘉宾纷纷发言,深入剖析当前痛风学科研究的发展,为高尿酸血症的诊疗与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堪称临床发展与诊治的学术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单独设立了案例分享环节,报告人就自己所在的各大医院痛风病疑难病例的诊治过程与台下听众进行详细剖析和讨论。
我院采用国家核心专利技术-微创微创针刀镜面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韦嵩教授作《可视化经筋微创技术在痛风诊疗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分享,针对院内利用可视化经筋微创技术治疗痛风,剥除痛风石、清除关节血翳、清理炎症及粘连等治疗经过进行阐述。。本院作为早期引进和成熟应用微创可视化经筋技术的痛风风湿病专科医院,在应用相关技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方面已颇有心得,吕万萍主任对韦氏教授的分享进行了知识补充及经验分享,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吕万萍主任在会议后表示,2021年国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治进展学习班,第四次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心(HGMC)建设研讨会,全面展示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学科建设,作为国内痛风界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参加这次研讨会收获颇丰。
为提高诊断水平,提高诊断水平,为会议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院痛风的精确治疗水平和能力,为川渝地区痛风病人提供更加专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病人,为四川的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