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2亿高尿酸人群,但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未发展成痛风-痛风患者约1200万;在痛风急性期,部分患者的血尿酸也处于正常水平。因此,高尿酸血症≠痛风,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今天成都痛风专科医院将分别介绍两个主角。
首先我们分析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空腹血尿酸水平不同日两次:男性>420μmol/L,女性>357μmol/L。对于无痛风的高尿酸血症,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三类:尿酸排泄不良;尿酸产生过多;混合;9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尿酸排泄不良。
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途径:
1.改善生活方式:低嘌呤饮食;日饮水量保证在1500毫升以上,尽量多于2000毫升;多吃草莓、香蕉、橙子等。;戒烟,禁止啤酒和白酒,红酒;坚持锻炼,控制体重。
2.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有关的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积极控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或卒中,慢性肾病等。在这些疾病中,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在降血糖、调脂、降血压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建议选择治疗相关疾病优先选择。
3.避免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胰岛素、尼古丁、吡嗪酰胺、烟酸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可以升高血尿酸。此外为预防放化疗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升高,可以在放化疗前后充分水化,碱化尿液,给予别嘌醇。对有指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325mg/d)的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建议碱化尿液,多喝水。
4.降尿酸疗法: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一般不推荐使用降尿酸药物。但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或不伴有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水平患者,可以进行降尿酸治疗:
1.尿酸排泄不良:苯溴马隆,丙磺舒;
2.尿酸产生过多:别嘌醇;
3.混合型:以上单一或联合使用;
4.碱化尿:碳酸氢钠、柠檬酸钾钠合剂、乙酰唑胺。
第二、痛风
痛风是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的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晶体相关关节疾病。特别是急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并发肾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关节损伤和肾功能损伤。根据自然病程的不同,痛风可分为急性、间歇性和慢性痛风石。
痛风的治疗方法:
1急性发作期: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用于无法忍受NSAIDs、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见效后逐渐停止。
(2)急性症状缓解(≥2周)后开始降尿酸治疗,也可在急性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保持在目标范围内。
(3)服用降尿酸药物者急性发作时无需停止使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
2间歇期和慢性期:
(1)治疗原则是控制血尿酸水平,具体方法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2)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增加到维持目标尿酸水平,然后逐渐减少,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或终身维持。
(3)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s至少1个月,防止急性关节炎复发。
(4)单药效果差,SUA明显上升,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连续使用2种降尿酸。
(5)定期检查尿酸(每3个月一次),监测降尿酸药物的副作用。
3.并发肾损害:
应选择别嘌醇,并充分水化,碱化尿液,当肌酐清除率<15ml/min时禁用。
促尿酸排泄剂一般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患者,急性尿酸肾病患者。
急性尿酸肾病应迅速有效地降低尿酸含量,除别嘌醇外,还可选择尿酸酶,其它处理方法同急性肾衰竭。
慢性尿酸盐肾病的其他治疗方法与慢性肾炎相同。对尿酸性尿路结石,体积大,固定者可用碎石或手术取出。
摘要:成都痛风专科医院的痛风慢病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多渠道的沟通和多方式的精确诊断和治疗,使众多痛风患者了解疾病的危害,坚持诊断和治疗,并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慢病管理恢复正常生活。共享建立痛风慢病管理体系的经验,为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据了解,陈建春和郭以川两位主任,一直坚持梳理和整合院内痛风慢病管理工作的数据和成果,《痛风慢病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这篇论文是以我院长期痛风慢病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