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虽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但尤以儿童较为常见,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泌性中耳炎跟化脓性中耳炎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不伴随剧烈的耳痛、耳内流脓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症状一般为轻微耳痛、耳鸣、耳闷胀感等,因为症状不明显,故发生于儿童时常常被忽略,造成误诊漏诊,以至于造成听力障碍,要引起重视。
针对仅出现轻微耳痛、耳鸣或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建议进行药物物理治疗,输液消炎、氦氖激光、咽鼓管吹张术三位一体,物理治疗为主,药物为辅,既避免了传统药物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弊端,又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疏调经络,组织修复的作用,在不开刀,不出血的情况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分泌性中耳炎。
针对鼓膜内积液较多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建议采用穿刺治疗,能够有效的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若积液很多一次处理不干净,必要时可反复穿刺,该技术在高精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清晰,积液清除彻底,患者痛苦轻易接受,安全性、有效性高。
针对病程较久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建议进行置管治疗,在全麻的基础上借助蔡司显微镜,使用进口的置管材料,与鼓膜契合度非常高,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视野清晰,位置精准,有效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回复功能。
针对患者除分泌性中耳炎外,还患有肥厚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可以考虑进行鼻部及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起重视的同时也不要盲目就医,若治疗不当或迁延不愈,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会迁延至慢性,建议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尽早到耳鼻喉专科医院做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平时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耳部卫生,防止细菌、病毒在此感染中耳导致病情恶化。